【發光口罩】哈佛和麻省理工聯手研製「遇病毒即發光」口罩 料今夏生產
根據《紐約郵報》報導,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團隊正在合作設計一種智慧口罩,研發原理十分簡單易懂,在口罩內側裝特定感測器,辨識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,當人們戴著口罩呼吸、咳嗽或打噴嚏時,如果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,口罩就會發出螢光。
過去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就一直在研究使用螢光技術,製造可以檢測病毒的感測器,應付伊波拉病毒和寨卡病毒。團隊希望能夠把這項技術應用在檢測新型冠狀病毒上。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柯林斯(James J. Collins)表示,這款口罩若研製成功,可以更廣泛地應用在商場、旅館、機場的檢測當中,這項技術可以彌補目前的體溫檢測上的不足,因有些沒有發燒症狀或無症狀的患者,會引起更大範圍的病毒傳播。
目前研究團隊已經成功在紙上、塑膠、石英、布料等材料上測試成功。研究人員表示,感測器是由遺傳物質組成,與病原體結合併辨識出病毒後,會在1-3小時內發出螢光。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要等待24小時才知道結果,有的患者甚至要等數天才能拿到報告。這種螢光不可用肉眼直接看見,但只要用成本1美元的手持設備掃描口罩,就能看到是否發光。
柯林斯表示:「現在時間和人力都很吃緊,但我們希望今年夏末開始生產口罩,以供大家使用。」
Text : 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
Photos :UrbanLife Health Editorial
Source :紐約郵報